近期,渝贵高铁项目迎来重要节点,这条连接重庆与贵阳的客运专线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。据官方披露,全线控制性工程——乌江大桥主桥墩已完成浇筑,标志着项目突破地质复杂区域的技术瓶颈。按照规划,线路全长约345公里,设计时速350公里,建成后两地通行时间将从目前的2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,极大促进成渝与黔中经济圈的联动。
渝贵高铁穿越武陵山区,需克服喀斯特地貌、溶洞群等挑战。工程团队采用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技术预判地下隐患,并在隧道施工中启用智能掘进系统。值得一提的是,桐梓东站至遵义段将架设国内首座大跨度非对称拱桥,通过BIM技术实现毫米级精度控制,为后续山区高铁建设提供范本。
该线路不仅打通了西南纵向高铁通道的"断点",更将激活沿线旅游资源。据测算,项目投运后每年可带动沿线文旅产业增收超80亿元,同时推动重庆两江新区与贵阳大数据试验区形成产业互补。目前,习水、綦江等站点周边已启动配套商业综合体建设,未来有望形成"高铁经济走廊"。
为保护乌江流域生态,工程采用桥隧代路方案减少山体开挖,并在边坡实施"挂网喷播"植被修复技术。施工期间还引入环境监测无人机,实时管控扬尘和噪音。据悉,全线绿化面积将达工程总占地面积的32%,远高于国家标准,确保发展与保护并重。
根据当前进度,渝贵高铁预计2026年底具备开通条件。未来将与在建的贵南高铁衔接,形成西南至华南的快速通道。铁路部门透露,远期还可能延伸至昆明,构建"成渝-黔中-滇中"3小时交通圈,进一步强化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枢纽作用。